
2020年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成功案例
2020-09-22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的可再生能源能源,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是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之一。风力发电设备是利用风能产生电能的设备,目前我国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已经完全实现市场化。
1、政策分析
历年来我国对风电行业的政策一直是鼓励发展、促进技术升级、降低应用成本、不断提升风力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但根据行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及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又会对支持政策作适当的调整。2005-2008年为政策扶持期,鼓励风电产业大力发展。2009-2012年为政策调整及监管期,国家政策侧重抑制产能盲目扩张、规范行业秩序,鼓励技术升级、提升产品质量。2013年至今为政策配合期,鼓励北消纳、南新增,引导行业有序、良性增长,推出一系列政策推动风电行业在技术、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创新,不断降低风电成本,实现风电与火电等常规能源市场化竞争的目标,建立起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长效机制。
2、市场分析
(1)我国风电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风力发电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用于解决海岛及偏远地区供电难问题,主要是非并网小型风电机组的建设。7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研究并网风电,主要通过引入国外风电机组建设示范电场,1986年5月,首个示范性风电场马兰风力发电场在山东荣成建成并网发电。从第一个风电场建成至今,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大致可以分为6个阶段:早期示范阶段(1986-1993);产业化探索阶段(1994-2003);快速成长阶段(2004-2007);高速发展阶段(2008-2010);调整阶段(2011-2013);稳步增长阶段(2014-至今)。
截止目前,我国风电行业取得很大发展。2017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占全部电力新增并网装机容量的比例为14.6%,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为9.2%。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占比近几年均维持14%以上,累计装机容量占比则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
发电量方面,2016年全国风电发电量2,41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4.1%,2017年全国风电发电量3,057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4.8%,发电量逐年增加,市场份额不断提升,风电已成为继煤电、水电之后我国第三大电源。
(2)我国风电行业未来发展空间
尽管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我国风电装机量呈爆发式增长,但风电在整个电力结构中的占比仍然偏小,低于丹麦(44.4%)、德国(20.8%)、英国(13.5%)等国家,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开发布局的不断优化,配套政策的有效执行,以及风电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未来我国风电行业预计仍有很大增长空间。
3、竞争企业分析
国内风电设备制造厂商整体起步较晚,在风电行业发展初期,国内市场的风力发电机组产品供应商主要以国际厂商为主。2001年随着国外风电技术的引入,国内厂商逐渐起步。从2005年开始,风电整机的进口替代与国产化率显著提升,国内风电整机厂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国际厂商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下滑。截至2017年底,国际厂商除维斯塔斯(Vestas)、歌美飒(Gamesa)和通用电气(GE)外,其它厂家均已退出。
相反,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风电产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不仅培育了全球最大规模的风电市场,还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设备制造企业,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业服务体系,行业秩序也大为好转,目前,我国风电全产业链基本实现国产化。与国际知名竞争对手相比,国内优势企业的产品质量已达到或者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数据,2017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9.66GW,前十名均为国内厂商。
近年来,随着市场调控与整合进程的加快,国内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趋于集中,寡头竞争格局初现,2017年排名前十的风电机组制造企业市场份额达到89.5%。
我国《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在风电行业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强化从设计、生产到运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鼓励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兼并重组,提高市场集中度。因此,我国风电整机设备行业的竞争格局已进入新阶段,单纯以几种机型打天下,规模化生产低价竞争将难以生存,未来将是综合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
4、风险分析
(1)政策性风险
作为新兴能源,风电与其它形式的新能源相同,在发展的初期都面临前期研发投入大、业务规模小的局面,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以渡过行业初创期。因此,近几年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国政府在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如上网电价保护、强制并网、电价补贴及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等。但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日益成熟,前述鼓励政策正逐渐减少。自2014年开始,国家发改委连续三次下调陆上风电项目标杆电价。其中,发改委2016年发布的《关于调整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要求,I-IV类资源区2018年以后核准的风电项目上网标杆电价将降至0.40、0.45、0.49以及0.57元,已逐步接近国内很多地区的火电标杆电价。
(2)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的风险
自2013年起,受宏观经济尤其是工业生产下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转型升级等因素影响,我国用电需求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全社会用电增速从2013年的7.5%下降到2015年的0.5%,创过去四十年电力消费年增速的新低。2016年由于实体经济运行趋稳,全年用电量同比增长5.01%,2017年增长6.6%,2018年进一步增长8.5%。虽然近两年国内电力需求明显回升,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电力生产消费也呈现新的特征。若未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或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转型,则社会电力消费的增速也将下滑,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发电设备的需求减少,对行业内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本节选资料出自尚普华泰发布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如需更多资料请联系尚普华泰010-8288573982885729。
尚普华泰咨询 北京总部: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29号海泰大厦1118-1129
联系电话:010-82885729 82885739 联系邮箱:service@sunpul.cn
Copyright © 2020 S&P Consulting,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9054263号-1 涉外调查许可证:21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