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亩油茶种植基地及配套深加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农村农业

关键字:【油茶种植基地及配套深加工厂建设项目】 2015-08-27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建设性质:

  1.1.3 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1.1.4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计划总投资45000万元,本项目建设投资金额为41403.19万元,流动资金为3596.81万元,资金来源为全部公司自筹。

  1.1.5 项目建设地址:

  1.1.6 建设主要建设目标:

  (1)种植基地建设规模、期限与目标:

  1)建设规模:新造油茶林100000亩,建设管护林道及防火线各240km,购置必要的生产设备。

  2)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3年,即2014—2017年。

  3)建设进度:第一年种植30000亩,后两年每年分别种植35000亩。抚育管护至第15年。管护林道及防火线的建设与基底油茶的种植面积配套进行,即按75m/hm2配套建设。

  4)项目建设目标:选用国内油茶优良品种和无性系嫁接苗营造丰产林,造林后第4年开始开花结果,第8年达产,正常年份茶油单产达50kg/亩。

  (2)深加工厂建设规模、期限与目标:

  深加工厂总用地66.35亩(44229m2),项目占地56.24亩(37490 m2),预留发展用地10.11亩(6741 m2)。主要建设预处理车间、压榨车间、浸出车间、精炼车间、包装车间、锅炉房及煤棚、茶籽仓库、茶粕仓库、溶剂库、配电房及除尘室、地磅房、净化水池和循环冷却水池,综合楼和倒班宿舍等总建筑面积20662m2(含待建2835m2),本期建筑面积15826.24m2,以及厂区道路、绿化、给排水、主供电、围墙等基础设施,购置和安装主要生产设备和检验检测设备150台(套)。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6千吨精制茶油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未来将对茶籽附产物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建设茶皂素、洗涤产品、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生产车间,同时,拟在厂区周边建设油茶高产示范基地建设。

  ……

  1.1.7 建设年限:

  1.1.8项目财务评价指标

  经计算,本项目各项财务评价指标较好。

  达产年营业收入53760.00万元,达产年总成本费用为20331.25万元,达产年利润总额33428.75万元,达产年上缴所得税为8357.19万元,达产年增值税8740.21万元。

  项目总投资收益率59.85%;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分别为32.85%(所得税前)和25.81%(所得税后),高于行业测定的基准值。

  项目财务净现值为120940.20万元(所得税前)和78843.86万元(所得税后);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为44.8%;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pt)为税前6.15年,税后6.75年。

  计算期内各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均大于现金流出;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全部净现金流量看,营运期各年现金流入均大于现金流出,累计盈余资金逐年增加,项目具备财务生存能力。

  从不确定性分析来看和敏感性分析来看,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综上所述,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

  1.2报告编制的依据

  1、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要求;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本)(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4、《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

  5、《工程咨询报告》编制委托书;

  6、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以及现场调研的资料;

  7、国家现行的行业规定、法律、法规、设计标准。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和研究范围

  1.3.1 编制原则

  (1)符合国家、河北省各级政府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产业发展政策;

  (2)符合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建设规模、投资数额做到切合实际;

  (4)统筹考虑施工方便、管理维护便捷等因素。

  1.3.2 可行性研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包括:项目的必要性、产品市场分析预测、工艺技术条件、建设方案、建设规模、环保、节能、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等内容。

  1.4 研究项目主要结论

  1.4.1 主要研究结论

  1.4.2 建议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分析

  2.1项目建设背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颁发以后,国家林业局对相继出台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林造发〔2006〕274号)、《关于加强林业“菜篮子”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提出了加速茶油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并经由各适生地区省、市级行政单位颁布一系列加速茶油产业化进程的文件。

  国家林业局长贾志邦在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提出,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不仅可以改变我国食用植物油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而且还能腾出更多的耕地来种粮食,有效地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

  2008年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专门就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问题作出了重要批示,明确要求制定科学规划,研究发展措施。国家把油茶产业的发展提高到了关注民生、稳定社会的战略高度,给全国油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十七大以来更是把加快我国农业发展作为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中心任务,号召全党致力于农业和农村工作,并把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列为我国当前十大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和推出了具体的扶植政策,在全国启动跨世纪油茶先导工程和国家油茶低效改造工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又进一步批示要加大我国油茶建设工程的发展力度,在全国建设一批优质高效油茶林种植推广示范基地,以此带动全国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我国的油茶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和商机。

  从2008年1月1日起,《营养强化食用油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实施,《标准》中设置了能够保证营养强化食用油品质的营养指标,确保食用油真正得到营养强化,将对改善我国人群维生素a缺乏的状况起到重要作用。

  《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国家林业局2009年),通过规划的实施,力争使我国油茶种植总规模达到7000万亩,稳产后,通过抚育改造的油茶林年亩产茶油可达25公斤,更新、嫁接和新造油茶林年亩产茶油达到40公斤以上,全国茶油产量达到250万吨。同时,形成相对完备的油茶产、供、销产业链条,逐步形成资源相对充足、利用水平高、产出效益显著的油茶产业发展格局。

  2.1.1国家级政策背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颁发以后,国家林业局对相继出台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林造发〔2006〕274号)、《关于加强林业“菜篮子”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提出了加速茶油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并经由各适生地区省、市级行政单位颁布一系列加速茶油产业化进程的文件。

  国家林业局长贾志邦在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提出,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不仅可以改变我国食用植物油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而且还能腾出更多的耕地来种粮食,有效地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

  2008年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专门就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问题作出了重要批示,明确要求制定科学规划,研究发展措施。国家把油茶产业的发展提高到了关注民生、稳定社会的战略高度,给全国油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十七大以来更是把加快我国农业发展作为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中心任务,号召全党致力于农业和农村工作,并把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列为我国当前十大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和推出了具体的扶植政策,在全国启动跨世纪油茶先导工程和国家油茶低效改造工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又进一步批示要加大我国油茶建设工程的发展力度,在全国建设一批优质高效油茶林种植推广示范基地,以此带动全国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我国的油茶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和商机。

  从2008年1月1日起,《营养强化食用油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实施,《标准》中设置了能够保证营养强化食用油品质的营养指标,确保食用油真正得到营养强化,将对改善我国人群维生素a缺乏的状况起到重要作用。

  《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国家林业局2009年),通过规划的实施,力争使我国油茶种植总规模达到7000万亩,稳产后,通过抚育改造的油茶林年亩产茶油可达25公斤,更新、嫁接和新造油茶林年亩产茶油达到40公斤以上,全国茶油产量达到250万吨。同时,形成相对完备的油茶产、供、销产业链条,逐步形成资源相对充足、利用水平高、产出效益显著的油茶产业发展格局。

  ……

  2.1.2地方政策背景

  2.1.3项目提出背景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2.2.1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的有效途径

  解决我国13亿人口的粮油供给安全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粮油生产放在突出位置,采取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措施,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粮油供给能力。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国际粮油价格的上涨压力不断加大,实现粮油长期供需平衡仍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目前,进口植物油已占国内市场的大部分,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也是世界上油料进口大国。我国有4531.2万亩油茶林,目前的产出水平很低,每亩仅产油5.8公斤左右。如果将现有低产油茶林全部进行改造,再新造近2500余万亩高产油茶林(平均每亩产油40公斤),通过良种和丰产栽培技术应用,使油茶高产稳产,届时茶油产量有望达到250多万吨,将大幅提高茶油在现有食用油供给中的比例,缓解日益紧张的食用油供给矛盾,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

  2.2.2解决国家耕地资源刚性短缺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耕地刚性短缺已是不争事实,而对耕地的精耕细作程度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粮油单产提升空间非常有限。作为林地资源,在14个油茶林主产省(区、市)现有2.87亿亩林业用地中,适宜种植油茶的宜林荒山荒地面积约为5381万亩,发展油茶有着雄厚的林地(土地)资源基础。

  经多年的科研和实践积淀,油茶单产大幅度提高存在巨大空间。经测算,油茶林地的产出水平可以在现有水平上增加10倍左右,油茶籽的产油水平基本相当于同等种植面积的油菜籽。发展油茶具有不与粮食争地的显著特点,不仅不占用耕地,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资源来种植其他农作物,从而大大缓解国家耕地资源短缺的压力。因此,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对国土资源高效利用和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2.2.3促进农民增收就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2.2.4优化食用油消费结构,提高国民膳食健康水平的需要

  2.2.5加速国土绿化、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

  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

  3.1 市场现状分析

  3.1.1油茶产品国内外市场供需现状

  从国际市场看,东南亚国家对我国的茶油情有独钟,在日本,茶油价格是菜油的7.5倍,我国的茶油出口贸易空前活跃,究其原因,主要是茶油作为木本食用油具有无污染、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特质,迎合了人们日益增强的健康消费理念。

  从国内来看,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食用油消费量巨大,是食用油消费大国,国产食用油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食用油进行市场补给。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国产食用植物油为1035玩t,自给率为46%。2007年进口油脂油料总计折油1509万t,较2006年增加306.6万t,增长25.5%。可以看出,我国的食用油还远不能做到自给自足。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逐年提高,特别是高品质精炼油的消费量呈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2004年全国食用植物油年消费量1750万t,人均年消费量为13.5kg;2005年全国消费量1993万t,人均14.7kg;2006年全国消费量2203万t,人均15.2kg;2007年消费量2316万t,人均15.8kg尽管消费量逐年增加,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45kg相比,差距非常大。同时,从我国食用油消费结构来看,目前年产茶油约27.7万t,仅相当于食用油消费总量的1.2%,茶油人均占有量仅0.21kg/年,远低于发达国家橄榄油人均占有量20kg/年,远低于发达国家橄榄油人均占有量的40%以上。按我国人均茶油占有量以达到2kg/年的标准计算,全国茶油产量需增加10倍,缺口达250多万t/年。因此,发展油茶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

  3.1.2油茶副产品国内外市场供需现状

  油茶除了食用外,油茶副产品茶麸、茶壳的利用价值也非常高。茶麸经深加工可生产茶皂素、抛光粉和饲料等。茶皂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建材、日用化工、医药和农药等方面。我国生产的茶皂素一半以上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茶麸还可加工成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饲料,是鱼类养殖不可缺少的原料,市场前景广阔。近几年,茶麸、茶壳的市场需求急剧上升,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每年从中国直接进口大量的茶籽和茶麸来进行加工、提取皂素、作生物农药和机床的抛光粉等,这些都促使了茶麸、茶壳需求的上升,油茶副产品与油茶产品一样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

  3.2产品国内外市场供需预测

  3.3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分析

  第五章产品方案及产品功能分析

  5.1产品方案

  油茶学名camellia oleifera abel,英文名oil camellia,科名山茶科,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属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油茶是一种常绿、长寿树种,一次种植,收获期长达百年以上,一般栽后8-10年郁闭成林,具有有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效益。油茶树平均高为1.55-2.4米,冠幅平均为1.52-2.99平方米。

  油茶(又名野油茶,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油茶树的种子经过物理压榨而成的食用油,与橄榄油并称世界两大木本食用油,自古有“东方橄榄油”之称。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含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油酸达到80-83%,亚油酸达到7-13%)、山茶甙、茶多酚、皂甙、鞣质,及富含抗氧化剂和具有消炎功效的角鲨烯,角鲨烯与黄酮类物质,对抗癌有着极佳的作用。茶油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b、d、e等,茶油中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是所有食用油中最多的。尤其是它所含的丰富的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物质,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成分,为医药、营养及饮食健康界备受推崇的高级食用油品。油茶还富含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被医学家和营养学家誉为“生命之花”的锌元素,含量是大豆油的10倍。同时茶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叶部含有花黄素、茶碱等,是医药工业的原料。木材可做小型农具。

  油茶籽除了可压榨茶油外,其副产品茶枯饼具有很高的工业价值,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农药、饲料、生物蛋白等工业领域。茶枯饼中所含的茶皂素,水溶性好,泡沫持久性好,具有优良的润湿、发泡、乳化、分散和洗涤性能,广泛用于日用化工、制染、造纸、化学纤维、纺织、农药、制药化妆品工业和机械工业等;经提油、脱皂后的茶粕可再加工生产出复合酵蛋白饲料,是畜、禽、水产养殖理想饲料。茶籽还可制成活性炭,广泛用于糖液、油脂、石油产品、药剂的脱色及气体吸附、分离、提纯、化学合成的催化剂等。

  图表 1:油脂成分分析图例

 

  5.2 产品功能

  5.3本项目产品使用效果

  第六章土地利用情况

  6.1 项目选址

  6.2 项目土地利用情况

  6.2.1 项目各功能分区占地情况

  6.2.2 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6.3 节约集约用地措施

  第七章节能与节水

  7.1 设计的依据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

  3、《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委环资[2004]505号);

  4、《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2007年);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6、《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1995);

  7、《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2589-2008);

  ……

  7.2 能耗分析

  7.2.1 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

  7.2.2 能耗指标

  7.3 节能措施和效果分析

  7.3.1 节能措施

  7.3.2 节水措施

  7.4 节能效果分析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8.1 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8.1.1 设计依据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1998国务院令第253号);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8.1.2 环境保护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

  4、《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的1类标准;

  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

  6、《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7、《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

  8.1.3 环境保护原则和目标

  1、环境保护原则

  (1)坚持“三同时”原则。

  (2)坚持服从“统筹规划,把项目环境保护、治理与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同步进行”的原则。

  (3)坚持“环境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2、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提出的要求,本项目环境建设的目标为: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配套推进的原则,对项目环保进行全面配套建设,使其与环境生态、城市发展规划相融合。

  ……

  8.2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8.2.1 项目施工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

  8.2.2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8.3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8.3.1项目施工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

  8.3.2项目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8.4 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章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

  9.1设计依据、执行的标准及规范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和工业卫生方面的方针政策,以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标准”等规范,在设计中对确保生产安全和职工人身安全、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和环境等方面,均采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职业安全卫生部分具体执行如下标准:

  劳动部文件劳字(1988)48号《关于生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02

  《工业企业噪音控制设计规范》 gbj87-85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6222-2005

  采用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

  《机械防护安全距离》(gb12265-90);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

  《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92);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9.2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生产过程中无对人体危害的因素。

  9.3安全生产所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各建、构筑物在布置上均按规范要求,留有安全通道。保持通风,并且布置消防栓。

  煤气发生炉和预烧料车间内设计将全部电气设备非带电的外壳,配线穿管以及电气安装支架等,均作接零保护。所有机械传动设备,均装设安全防护罩。

  煤气发生炉和预烧料车间与煤气相关部位的动力供电与照明系统均采用防爆类型。

  为确保产品达到卫生质量标准,防止空气浑浊,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工作时严禁吸烟与饮食,饭前必须洗手、漱口,所有员工统一发放工装、手套等防护用品,加强职工安全培训,定期进行职工身体检查。

  ……

  9.4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及教育

  9.5消防

  9.6煤气站与相关部位安全生产

  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0.1组织机构

  10.1.1 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10.1.2 组织机构设置

  10.2 劳动定员

  10.3 人员培训

  10.4 劳动制度

  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进度安排

  11.1 项目实施原则

  11.2 建设管理

  11.2.1 实施管理

  11.2.2 项目招投标

  11.3 项目建设工期也施工进度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2.1 估算范围

  12.2 估算依据

  12.3 编制说明

  12.3.1 项目总投资费用

  项目估算的范围包括:油茶种植基地建设以及与之配套的深加工厂建设等。基地建设费用主要有:种苗、肥料、农药等材料费和林地清理、整地挖坎、定植补植、施肥、抚育管护、森防等劳务费用。深加工厂建设费用主要有工程费用和工程其他费用。

  经估算:项目建设总投资55855.2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含建设期利息)52855.25万元;流动资金1586.93万元。在建设投资中:基地建设费用46689.45万元;加工厂费用6297万元;基本预备费2081.30万元。

  12.3.2 建设投资估算

  经估算,本项目建设投资为51691.23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1169.66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用18677.61万元、设备购置费用2295.37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8440.27万元,预备费用2081.30万元。

  12.3.3项目流动资算

  按照扩大指标估算法,根据本项目经营模式和销售收入的特点,经估算项目经营需要流动资金1586.93万元。

  12.4资金筹措

  要保证本项目建设按计划完成,首先应落实资金计划筹措。具体措施如下:

  1、及时准确编报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2、切实做好项目年度资金计划的落实工作。

  3、项目资金计划落实后,及时划拨到专用基建账户。

  本项目总投资55855.25万元,由公司自筹167565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由银行贷款39098.6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0%。

  ……

  第十三章财务评价

  13.1 评价依据

  13.2 营业收入和税金测算

  13.3 成本费用测算

  13.4利润测算

  13.5财务效益分析

  13.6项目还款能力分析

  13.7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第十四章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分析

  14.1社会效益分析

  14.2 环境效益分析

  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

  15.1 结论

  15.2 建议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10万亩油茶种植基地及配套深加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pdf

尚普华泰咨询 北京总部: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29号海泰大厦1118-1129

联系电话:010-82885729 82885739 联系邮箱:service@sunpul.cn

Copyright © 2020 S&P Consulting,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9054263号-1 涉外调查许可证:2104号